一、理念
孩子
- 孩子是上天赐给你的最好的礼物。要时刻记得孩子的健康、安全,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- 你的孩子,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。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。
- 父母要做孩子的副驾驶。孩子必须自己掌握方向盘,按照自己内心的召唤,不断地去探索,最后走自己的路,获得价值感,实现终身成长。父母需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,给孩子坚定的爱,由他们自己做出选择。
-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,更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,不要以爱之名做伤害孩子的事情。他们都有自己的天性,要尊重和保护好善良的一面。
- 孩子幸福人生的密码到底在哪?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努力,学会奋斗,终身成长,来实现自我的价值感。该怎么帮他们,这是父母要做的功课。
几个要点
- 育儿是个复杂体系,哪怕是最简单的引导。开发个庞大的系统,却是个简单体系。
-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,要把他当一个孩子来看。还是个孩子,还在成长,认知水平有限,自控能力不足,请多些包容和耐心。
- 当你批评孩子的时候,一定要把他当个成年人来看。孩子也是人,被责骂就会伤心,不被尊重就会愤怒,不被理解就有痛苦,受委屈了可能有恨。你给了孩子恨,却妄想从他身上得到爱。你给了孩子阴影,却妄想他永远积极向上。这是不可能的。
- 教育的成功,是父母和孩子的双赢。和伴侣统一教育理念和方式,也留些时间给伴侣和自己,这很重要。
- 当你无法做到完美的时候,不用责怪自己。但你不能忽略父母这份最重要的工作,愿意为之学习和改变。认可时候改善都不晚,活在当下,不要迷失在当下。
- 处理矛盾,请先共情。坚持原则,但要温和。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。
父母常见误区
- 控制型父母。父母什么都无法接受,只会威胁、恐吓、惩罚,只在乎结果,想要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。只注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,能一时控制住孩子的行为。但孩子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,他们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。你是希望孩子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,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?尽可能的提供选择的机会,让孩子自己做决定。
- 放任型父母。父母缺乏坚持。孩子缺乏约束和规矩,不懂得去尊重他人的需要,个性散漫,没有得到家庭关系的归属感,进而失去了与父母的亲密关系。
- 轻视、低估、否定孩子的感受。会让孩子不再依靠你、指望你,导致无法建立亲密关系。要多给予理解、回应和引导。
- 表扬和奖赏的手段,一切讲条件。用奖励来操纵孩子的表现是不持久的,孩子会缺乏内在的动力。父母不断承诺,孩子不断要求。父母可以给奖励,但不要处处带上条件,因为这不是一笔交易。要多用描述性的赞赏和鼓励,替代表扬和奖赏。描述性赞赏指的是描述已经完成的、你看到的、你的感受,并用一个词总结。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。
-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。吃饭只会有饿肚子的直接后果,少穿衣服只会有冷的直接后果,而不能是“不能看电视玩玩具”之类的消极后果。让孩子因为自己会受益而合作,而不是受到威胁而合作。对孩子的错误要宽容。
- 打屁股、暂停活动等惩罚。父母打屁股,往往没法平和的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。很多父母有种错误观念,以为打孩子能让孩子更皮实。但你打孩子没用,孩子不会不爱你,但他会不爱自己。然后变得脆弱,或者暴力。可用冷静的谈心,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。
- 不切实际的期望,或者和其他孩子比。做出符合现实的期望。包容孩子,提前准备可能会出现的状况,减少自我焦虑,增加一些乐趣。
优秀父母的标准
- 学会倾听,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
- 心中有爱,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
- 控制情绪,在气头上试着冷处理
- 态度温和,千万别和孩子来硬的
- 把握尺度,可以宽容但不能纵容
- 多些夸奖,对孩子多竖起大拇指
- 少些批评,责备孩子讲艺术和策略
- 放下架子,跨越代沟与孩子平等交流
- 接受现实,及时修正对孩子的期望值
- 言传身教,帮孩子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
优秀父母的能力
- 情绪稳定能力,最基础,在坏情绪面前,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扯淡。
- 教育能力,做好榜样。家长教育能力和家长期望的差距过大,是家长痛苦的根源。
- 欣赏能力,肯定赞美认同。要有自信,不要夸他聪明,夸细节、夸态度、夸努力。
- 沟通能力,学会放手,抓大放小,不能吓唬、威胁,告别打骂吼催
说话技巧
- 你的言语,会关注他的缺点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。要多说正面的话,积极的话。
- 你觉得孩子的缺点,是与生俱来的,还是在不经意年被你指引出来的?
- 可以对孩子说不,单独,四不(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)。
情景 | 不要说 | 请说 |
---|---|---|
不理你 | 我和你说话呢,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? | 我感觉你今天有心事,能不能和我说说看?看看爸爸妈妈能不能帮你 |
晚上不睡觉 | 还不回房间去,这么晚了,别玩了,听到没有?我都说了好几遍了 | 还有十分钟就要睡觉了,你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? |
孩子顶嘴 | 小孩子懂什么?你怎么这么犟啊?我都是为你好 | 你可以说不,但我需要知道你说不的理由,才能理解你呀 |
孩子拖延 | 赶快,别磨蹭 | 是**的时间了,再不起床后孩子在意的结果 |
孩子因吃和玩具问题哭闹 | 大庭广众之下训斥、由着她来 | 1对1单独,开始不骂不打不讲道理不走开,做一件事情,说不行然后陪伴。哭完了再讲道理,要交流,要说,闹时没有用的,谁对听谁的,用自己的表现去争取要的东西 |
孩子想玩手机 | 不给玩 | 可以的,同意你放松一下。规定时间,提前提醒,那你的作业怎么办呢? |
二、情感引导
撇开或控制自己的情绪,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,做出反应。并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辨认情感,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。进而认识情感、人际关系、社会行为和所在的世界。
情感引导的作用
- 可以帮助孩子认识、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
-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
- 减少发脾气的现象
-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,加深感情
-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
- 学会忍耐,学会面对逆境
-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
情感引导步骤
- 播下种子,让孩子提前知道你对他要求是什么。
- 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,清楚他们的需求。
- 聆听孩子的需求,理解并回应孩子的感受。
-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。不用直接帮他们解决,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。
情感引导的原则
- 情感引导的关键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
- 不要让你的情绪左右了和孩子的沟通
- 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,怎能要求你的孩子听话
- 无条件的爱,不是溺爱,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、倾听、帮助孩子成长,要讲原则。无论他一岁、五岁、十岁还是二十岁
1 |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? |
不同时期亲密关系
- 0-1岁,生理、安全感。孩子哭的时候要拥抱和安抚,多陪伴和满足,开始种下亲密基因。1岁的哭是真哭,3岁后的哭是有目的的。
- 1-3岁,情感。不听话是听不懂,所以3岁前不要讲道理。无意识专注,只对新奇特感兴趣。3岁孩子打人,不是学坏了,是想表达他的情绪,当家长气急败坏时,会模仿,并家长很好玩。学会设定限度,温柔但有边界。
- 3-6岁,性格。就是立规矩,克制任性(3岁,学会说不),自律(4岁),吃苦(5岁),克制诱惑和冲动(6岁)。三岁之前慈母,三岁之后严母,恩威并施。
- 6-12岁,习惯、能力培养。
常见问题
- 好奇心重、固执且意志坚强、探索欲旺盛、爱说不、衣服弄脏,是正常的,不必执念。
- 发脾气,是本能。想要实现全部的愿望,但是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沟通能力,而非常生气,但不会表达。有表达不满和寻求关注这两种情况,表达不满需要关注鼓励,寻求关注要适当的不予理睬,但父母千万不要针锋相对、火上浇油。如果在公共场合发脾气,不要当众管教,私下沟通。
- 爱哭鼻子,哭有积极的作用,不必把他当做软弱和控制力弱的体现。当孩子很难过时,不要指望他们勇敢,要让他们勇敢表达。
- 咬人/打人,立即制止/管教。鼓励他们用语言和跺脚表达愤怒,但不能打人。如果语言解决不了问题,找父母寻求帮助,问他下一次会怎么做,并告诉孩子会帮助他。为了防止孩子打别人,首先要杜绝的是孩子打你。
- 在外乱跑,提前提醒,对危险有正确的认识,指导和沟通。玩“停止”游戏,找个专门时间让孩子释放能量。
- 不会分享,这不是一个严重的毛病。转移注意力,做榜样让孩子习惯分享,感受分享的乐趣。
- 没有礼貌,理解孩子的感受,确认孩子的想法,引导进行思考,邀请孩子合作来解决问题
- 吵闹。聆听(找出是兴奋还是愤怒的原因)、理解、提供帮助。
- 害羞,不能不以为意,也不要施加太大压力
- 说谎,反省孩子说了真话后你是否反应过度,从而导致孩子害怕。当孩子把真相告诉你后,要给予欣赏和鼓励。
- 胆小自卑,不能否定、轻视他们的恐惧。要给予耐心、支持和鼓励,多社交
- 抱怨,让孩子知道光抱怨没有用,让孩子用正常的语调说话,引导他该如何正确看待和表达。
- 不爱吃法/挑食,饥饿疗法,不必担心他们的营养摄入,可以一口尝试,不用强迫。尽量少的提供甜食。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。
- 我要我要,这是孩子的权利,父母可以拒绝,不纵容,但需要解释。可采用延迟满足,放到后面某个时机。比如玩具不轻易买,下次再买。
- 乱扔玩具和物品,天生的。请孩子当小帮手,给所有物品固定位置。
- 磨蹭。晚上睡觉,早上起床,回家作业。生活上的磨蹭不能惯着,学习上的磨蹭需要鼓励。协助制定计划,有时间观念。
- 爱看电视和玩手机。家长自己的手机先收起来。适当安排,提前约定好时间,不要戛然而止。
三、德智体
- 德,品质。
- 智,素质。
- 体,体质。
品质
- 学会沟通,哭闹吼叫和暴力是没用的,有话要好好说
- 练就意志,行知、吃苦。不断体验真实生活
- 学会分享,感恩。不能自我中心,食物分享,家务分享
- 克制冲动、抵制诱惑、感受痛苦(饥饿),经历挫折
- 自信与表达,有见识,不必学霸,不能说不得
- 诚实,言而有信
- 耐心和专注力,坚持阅读和输出
- 上进心,求知欲,专注度
- 努力,少表扬他们的聪明,多表扬他们的努力
素质
- 教育的关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,可重复实现不同人素质的提高。人的很多素质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育提高。教育的德、智、体应当是品质、素质和体质。
- 人的素质有三个能力一个基础,其中能力包括洞察力(耳聪目明)、分析力(睿智)、执行力(努力),基础则为信息面(知识和情报)。知识分为学识(需要学习)和见识(需要经历)。情报分为公开(搜索)和私密(人脉)
- 对于学识、分析力,可以用考试来衡量。对于其他,需要通过测评来体现。所以这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“识”和“习”。“识”是你知道的,“习”是你能够使用的!
- 素质教育的背后是拼爹。好老师、素质教育,是通过金钱堆砌起来的。但最贵的,不是补课费,而是孩子的时间。时间利用效率很重要,孩子拼的是时间管理。
- 学习习惯、学习态度、学习方法、学习能力、学习兴趣、学习成绩等要素的培养顺序
体质
- 坚持户外运动,长跑、游泳
- 保护孩子兴趣
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,这叫习惯
不可以打断别人说话,这叫尊重
不可以说脏话,这叫素质
遇到长辈要先打招呼,这叫礼仪
至少要有一样爱好,这叫健康
食物不能浪费,这叫节俭
主动为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买单,这叫担当
别人的东西不能拿,这叫教养
四大神器
- RAZ,3岁开始,分级
- 海淀小红书,中华古诗文诵读,6岁
- 高思导引,3年级,奥数
- 倾听者,音频播放器
四、亲子游戏
- 有游戏精神的父母,孩子最喜欢。送孩子一堆玩具不如陪他一起玩耍
- 家庭是孩子游戏的舞台,游戏是孩子的学习形式
- 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石,游戏需要保持有效的亲子沟通
- 游戏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手段
七个能力+三心二意
- 角色认知游戏,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。比如角色扮演,如导游、邮递员、老师
- 我能行游戏,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。比如设定挫折后的激励
- 分配任务游戏,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。比如当一天的值班家长,负责打扫卫生、一日三餐、日程安排
- 抵制诱惑游戏,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。比如糖果游戏
- 跌倒爬起游戏,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。比如面对失败、输赢
- 一起做游戏,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。比如蒙眼牵手走路
- 小主人与小客人游戏,培养孩子的沟通与交际能力。比如扮演小朋友来家里玩
- 我是最棒的游戏,培养孩子的自信心。比如个人兴趣的引导和坚持
- 亲善大使游戏,培养孩子的爱心。比如养宠物、植物。
- 站好最后一班岗游戏,培养孩子的责任心。比如多交给孩子一些家庭事务
- 过节游戏,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。比如生日会,节日会
- 给猫画鼻子游戏,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。比如蒙眼转圈画鼻子,不能作弊,避免破坏游戏规则
五、摘录
- 你不必生来勇敢、天赋过人,只要能投入勤奋、诚诚恳恳。
- 跟孩子讲道理,要讲他能理解的道理。
- 脾气暴躁的父母,也会有脾气暴躁的孩子。很可能他会变得自卑,畏畏缩缩,害怕与人交流,没有了孩子的灵气。
- 什么是刻意感动?与真心相反,是有目的性的,虚伪的;孩子天生对虚伪是排斥的。比如“我打你,是为了你好。”
- 你凭什么替孩子选择平庸?现在流行快乐教育,但人类的追求就只有快乐吗?追求卓越是人类更高的追求。
- “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,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。”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广泛流传。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:“但那1%的灵感是最重要的,甚至比那99%的汗水都要重要。”不过,我要说的是没有那99%的汗水,多出来的1%灵感是看不到的,如果能付出99%的汗水,你就已经超过了99%人。所以孩子你必须努力,即使你不是改变世界的那不到1%的天才,但当你努力到位了,也能超过99%成为英才。
- 孩子很小时学会了两件事情,一个是底线测试,另外一个是期望值管理。他会不断地测试你对他的底线,从而让你不断地降低对他的底线。同时他还会管理你对他的期望,通过谈判得到他的利益。
- 培养孩子,假手于人或者寄希望于孩子自己成长,无异于是痴人说梦
- 孩子想要玩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想要看秘籍不?想看就要自己想办法认字!引导他去认识各种植物。
- 求知欲的培养,看纪录片
- 对奥数,孩子越小学习越好,4岁就可以学习了,就算孩子以后不是学习奥数的料,也能提前训练逻辑能力,这比长大了上数学补习班好多了。
- 我们的孩子是动物园、古脊椎博物馆、自然博物馆的常客,我们还带着孩子夜宿了国家动物博物馆
- 我从小教育孩子要追求卓越!让孩子追求快乐,是否能够保障孩子一辈子无忧?快乐经常是暂时的,取得卓越的成就,快乐才是长久的。
- 学习的强度与孩子是否反感有关,孩子自愿是第一位。
- 政治正确和事实正确是有差距的,我们听到的往往是政治正确的声音,而我们要做的是,为了自己和孩子要做事实正确的事情。
- 我们家就是一个小孩一个iPad,不像一些家长被“鸡汤”说的,孩子一动电脑就跟他要吸毒一样,而且女儿的学习效率比同龄的孩子高了不少。当今新时代离不开电脑,为何不让孩子早一点地接触和学习呢?